九游娱乐-2025上海小昆山乡村马拉松赛启动报名 田园风光与运动激情交织的盛会
本报讯 金秋送爽,奔跑正当时,2025年上海小昆山乡村马拉松赛于今日上午10时正式开启全球报名通道,这项备受瞩目的赛事将于明年春季在小昆山镇的田园画卷中鸣枪开跑,预计吸引逾万名跑者参与,赛事以“奔跑田园,邂逅江南”为主题,深度融合乡村生态与体育精神,为长三角地区体育旅游产业注入新活力。
本届赛事由上海市体育局、松江区人民政府共同指导,小昆山镇政府与上海马拉松协会联合承办,赛事设置全程马拉松、半程马拉松及健康跑三大项目,旨在满足不同水平跑者的需求,全程马拉松路线贯穿小昆山省级旅游度假区,跑者将途经千年古刹、彩虹稻田、生态湿地等特色景观,零距离感受“农文体旅”融合发展的创新成果。
精细化赛事设计凸显人文关怀
组委会在赛道规划中充分考量跑者体验,全程赛道海拔累计爬升仅120米,沿途每2.5公里设置补给站,提供特色青团、现蒸米糕等本土美食,值得关注的是,今年特别增设“数字陪跑员”系统,通过可穿戴设备为选手提供实时配速指导,赛事总监李明在新闻发布会表示:“我九游娱乐们力求让每位参与者都能在最美赛道上突破自我,同时享受乡村振兴的建设成果。”
科技赋能打造智慧马拉松
本届赛事首次引入5G智能管理系统,通过布设在赛道的200个感应设备,实现人员分流、应急响应的精准调控,参赛者可通过专属APP查看实时赛道拥挤度,系统还会根据跑者心率数据智能推送补给建议,医疗保障方面配置了12辆移动救护车、8个医疗点和50台AED设备,组建了由三甲医院专家组成的医疗守护团队。
文化元素编织赛事特色
在奖牌设计上,组委会别出心裁地融入了小昆山非遗技艺——松江棉纺元素,奖牌纹路再现了传统织布机的经纬美学,完赛包内除常规物资外,还装有当地农户种植的有机大米和特色手工艺品,赛事期间同步举办乡村音乐节、农产品市集等配套活动,让跑者在竞技之余感受浓郁的江南民俗风情。
生态保护贯穿赛事始终
为践行绿色办赛理念,组委会与环保组织合作推行“零碳马拉松”计划,所有参赛服装均采用可降解竹纤维材料,补给站使用可循环餐具,赛道沿途设置20个垃圾分类回收点,据测算,通过碳汇林种植计划,本届赛事将实现碳排放全中和。

经济效应惠及全域发展
小昆山镇镇长王伟透露,马拉松赛事预计带动当地餐饮、住宿、旅游等相关产业增收超亿元,目前全镇已完成128家民宿的标准化改造,开辟了3条特色旅游线路,来自浙江的跑友张先生兴奋地说:“我提前预定了农庄住宿,打算带着家人体验采茶制陶的乐趣,这不仅是比赛更是一次深度旅游。”
报名机制创新保障公平
本次报名采用“预报名+抽签”制度,全程马拉松项目限定4000人,半程马拉松6000人,健康跑2000人,组委会特别保留200个公益名额,所筹款项将用于乡村体育设施建设,报名通道开放首小时,访问量即突破50万人次,其中境外选手占比达15%。

产业融合助推乡村振兴
以小昆山为代表的上海郊区正通过体育赛事探索发展新路径,松江区体育局局长陈颖指出:“马拉松如同一条纽带,将城市客流引向乡村,把农产品带出田野。”赛事途经的平复苑社区近年来通过发展体育旅游,居民人均年收入增长超30%,真正实现了“体育搭台,经济唱戏”。
国际视野提升赛事能级
本届赛事已入选亚太地区马拉松联盟推荐赛事,吸引了来自肯尼亚、埃塞俄比亚等长跑强国的专业选手,组委会与东京马拉松组委会建立合作,引入国际级裁判团队和赛事标准,在起点区域特设“一带一路”体育文化展区,展示沿线国家的传统体育项目。
随着报名启动,小昆山镇的田间地头已开始涌动健身热潮,当地村民自发组建了30支啦啦队,正在排练具有江南特色的助威节目,这片曾孕育陆机、陆云兄弟的文化沃土,正以昂扬的姿态迎接四海宾朋,用汗水和欢笑绘制新时代的《平复帖》。
这场融合体育竞技与乡村韵事的盛会,不仅承载着跑者对自我的挑战,更寄托着城乡融合发展的时代愿景,当春日的第一缕阳光洒向小昆山的油菜花田,赛道上的每一步都将踏出乡村振兴的铿锵节拍,每位参与者都能在稻香与汗水的交织中,遇见不一样的上海,感受不一样的中国乡村。
评论留言